多元開放 多元機會 ---談台大的鑽石種子基金
今天下午正在接待遠來的 UIUC 校長(Chancellor Phyllis Wise)時,手機傳來新聞記者朋友的幾通來電,原來是我素來敬佩的李開復先生,在他的臉書發表了一篇對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嚴厲的批評。李先生一向引領創新創業先河,也到過台大車庫輔導新創學生團隊,是學生心目中的最佳導師,他的建言,台大當然樂於據以推動。然而,其間似有不少並非實情,也許應該做些說明。
李先生建議台大應該用公益,Non-Profit 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創業和學習創業,事實上,這部分台大早已在做,而且已做了多年,這也是為什麼台大的 NTU Startup Day 吸引那麼多學生,也吸引那麼多優秀團隊亮相。也是為什麼馬雲要特別來與台大學生對談,雷軍要特別來台大指名與新創團隊碰面,王健林董事長今天也到台大與學子談「創新創業的膽與識」!
台大車庫積極整合各界資源,協助同學練習築夢和實現夢想,我們也確實輔導不少團隊順利募資成功繼續往前跑,光是去年大約就協助數個同學團隊募集數百萬美金左右。但是,我們也看到更多的團隊,當我辛辛苦苦帶著他們去募資時,投資人不斷的要求,產品規劃要再完善些、技術創新要加強、團隊不夠健全等等,反正就是拿不到錢!真是體會到「人窮志短」的古訓!特別是當學生畢業還想繼續他們的創業夢時,他們不僅面臨需要一筆基金協助他們往前跑,還要面臨親人的不諒解。台灣終究不比矽谷,有好點子就能有天使願意協助他們努力實現夢想。我就眼睜睜的看著幾個我認為點子很棒、很有機會的團隊,因此而瓦解!
因此,我實在有很深的感概,台大同學個別條件差異很大,在推動創業過程中,我希望,自己有錢能築夢的同學團隊,或順利取得創投青睞的團隊,能順利展開創業夢。我也希望沒錢的同學團隊,或者一開始不太敢用自己的錢賭下去的團隊,特別是當他們的創業點子也許還不夠成熟,或者無法感動創投時,只要他們願意嘗試,校園的環境仍然能夠提供他們逐夢的機會。鑽石種子基金的兩位捐款人,是在這樣的期待下,願意捐款來協助同學築夢。他們願意用獎助金來鼓勵同學,他們也願意用全部負擔公司支出的方式,提供同學嘗試的機會。當然,如果未來同學對自己點子很有信心,想要部分由自己出資時,捐款人也願意另談條件。他們的心願,就是讓台大校園內充滿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,透過獎勵方式,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勇敢思考自己在校所學,能否創造一些價值!
我們以前都聽長輩教誨過,年輕時期,對自己生涯成長有幫助的事情,即便是沒有薪水,也該勇敢爭取來磨練。我在創業課程中,更一再提醒,整合資源的重要,手中掌握一塊百分之百的小餅,不見得大於比一塊比例雖不高、但體積很大的大派。鑽石種子基金也可以視同是協助自己快速學習成長的輔助機會,在自己的團隊面臨前述那些不利情形時,仍有一搏的機會!我也很高興知道,目前已有一百多支隊伍報名參加甄選,我衷心祝福這些勇敢的團隊,能開創出新局! 新創的過程中,原本就是常常會被打槍的,這也是考驗著團隊,到底我們對夢想的實現有多麼的渴望!
五十萬完全是獎金,用以鼓勵同學真的去嘗試創業的過程。如果經過嘗試後,對自己的創意有部分信心,願意自己出一部分資金,可跟天使協商股權比例,如果自己還是無法有其他資金挹注,鑽石天使團隊願意負擔全部風險及公司所需資金,並給於團隊35%的技術股權。以技術股權而言,35%已是非常少見的高比例。團隊有機會嘗試自己的創意,不需承擔資金的風險,唯一的風險就是自己的時間和努力,但後者卻是人生成長很重要的經驗,對團隊其實是資產,而非負債!
對學校而言,我們努力營造同學們可以學習成長的環境,非常樂見各類的資源能進來提供各種形式的協助。鑽石種子基金只是其中一種選項,事實上,選擇權一直是在同學手中。誠如我在「陪著跑或是鼓鼓掌」文章中所提,我們急需、也非常歡迎各界提供資源來幫助學校、幫助同學,如果有人覺得這個條件真的對捐款人很優厚,我們非常歡迎他們不要只是批評,也趕快一起來捐款,越多越好!讓我們一起努力陪年輕朋友向前跑,陪著他們掃除創業路上的障礙!